建筑模型的传统制作方式,渐渐无法满足高端设计项目的要求。全数字还原不失真的立体展示和风洞及相关测试的标准,现如今众多设计机构的大型设施或场馆都利用3D打印技术先期构建精确建筑模型来进行效果展示与相关测试,3D打印技术所发挥的优势和无可比拟的逼真效果为设计师所认同。
案例一:2012年1月,美国航天局(NASA)出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,最新研发出的“轮廓工艺”3D打印技术,“倾倒混凝土层在机器人铲子平整硬化混凝土的任何所需角度。其他的机器人功能将安装水管、电线、和其他设施的建筑建造”,BehrokhKhosnevis还表示,每隔20秒他就可以建立一个平方英尺的墙。24小时内就可以印出大约232平方米的两层楼房,并且单位面积的承重能力也是标准混凝土的三倍。
案例二:2013年1月,荷兰设计师JanjaapRuijssenaars计划采用3D打印技术建造的房屋将在2014年建成。这座仿莫比乌斯环的3D打印房屋,力求“完成人力建造办不到的事”。
案例三:2013年1月,欧洲航天局已着手同建筑公司Forster+Parterners联手研发在月球打印一座空间站的项目。计划利用月球现成的土壤及其他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将其制成建筑材料,进而完成空间站的建设。
案例四:2013年2月,英国设计师Softkill Design正着手使用3D打印技术建造大批量民用住房。这些房屋以骨骼架构为原型,以纤维尼龙为结构——制作所有的部件需要三个星期,组装起来则只需要一天。
案例五:2013年7月,中国3D打印创新中心正式启动,计划选择10个工业城市集中建设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。预计三年左右,国内3D打印产值可能达到百亿元。3D打印颠覆认知,改变建筑。
-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